锚定安全边际:胡奕的低波动“固收+”实战密码
近期,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再次引发全球市场的波动,也使得稳健低波动的投资策略受到很多投资者的关注。如何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实现低回撤、稳收益?汇添富基金经理胡奕给出了她的答案。
从信用研究起步,逐步成长为一名低波风格的固收+基金经理,胡奕以"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理念,构建了一套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以稳健收益为目标、以长期规则化投资为路径的投资体系。
“投资不是在别人的游戏中战胜他人,而是在自己的游戏中控制自己”。近日,我们与胡奕展开对话,探讨了她对稳健收益投资的理解、资产配置的逻辑以及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应对策略。
从客户需求出发:稳健收益投资的底层逻辑
问:你眼中的稳健收益投资是什么?
我想最本质的还是要从客户需求出发。买我们低波动“固收+”产品的这部分客户,是想在低回撤的前提下力争获得稳健的绝对收益,我们力争给投资者获得超越纯债产品的回报,在最复杂的年份,也力争贡献正回报。
所以最重要的是找到这样的底层资产,而不是被相对收益和市场热点牵着鼻子走,不必去比较找到的股票或者转债是不是涨得最好的,最根本的是它回撤比较小,且能获得较好的收益,帮助客户慢慢变富。
问:什么样的底层资产符合这样的需求呢?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也没有标准答案,我的解题思路是:首先,从大类资产配置层面出发,按照产品可接受的最大回撤,设置权益资产的仓位;其次,债券部分确保底仓收益,力争通过确定性较大的波段操作提供阿尔法;第三,通过含权资产带来收益的增厚。
巴菲特说投资的第一性原理定义为:不要亏钱,然后记住第一条。我希望从底层资产出发,选择不太容易亏钱,且能长期慢慢赚钱的资产。
总结怎么做好低波动“固收+”产品,第一,找到一套适合产品定位且自洽的投资原则,第二,不断坚持。投资不是在别人的游戏中战胜他人,而是在自己的游戏中控制自己。不被市场节奏影响情绪,专注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找到一些能有绝对收益的公司,就足够能把产品做好。
添富投研有个很重要的理念,坚信长期的力量。这个理念非常富有哲理,尤其像固收+这类产品,可能因为较少追逐热点,做不到短期暴涨,但最重要的是不要踩雷,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只要坚持按组合的原则,按照规则化的思路投资,坚信长期的力量,这个组合可以贡献长久稳健的生命力。
通过转债把握非对称的收益
问:固收仓位是稳健收益产品的收益底仓,能否先谈谈债券部分的投资你是怎么做的?
除了某些全市场流动性极端紧张或者极端宽松的时候,大部分时候股债呈现负相关性。由于低波动“固收+”需要考虑组合的回撤,我会先从债券久期的角度出发。如果债券市场的风险可控,我组合的久期就会比中短债组合略长。债券仓位主要配置在高等级信用债,通过对机构行为、交易结构等中微观因素的跟踪判断,规避极端市场风险,提升债券资产的灵活度,积极控制回撤风险。
当然,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会依靠团队的力量。在我所在的稳健收益部,每一类资产都配置了“对口”的基金经理,平时大家除了自己做投资,还会在团队内部输出观点,尤其在市场有风险或者机会的时候。
所以在债券运行的关键时刻,比如风险集聚或机会很大的时刻,我会借助团队的观点来做久期和结构的调整。
问:除了传统的债券之外,你还有一套对低价转债的投资策略,能否谈谈这一类资产你是怎么做的,如何利用转债资产的特性?
转债是我比较擅长的。这是一种以低犯错成本参与股票投资的方式,但影响变量又很多,受个股、市场、债券、以及机构行为影响,估值的波动比较大。然而不同于股票,转债的定价却相对简单,估值绝对高低能通过简单指标可知,定价门槛不高。
转债价值=债底+看涨期权+下修期权+其他期权,假设一个转债没有信用风险,那么债底就是坚实的相对低位。低价转债是指价格离债底比较近、甚至跌破债底的转债,买这一类转债就是买入了一个债券,同时以非常便宜的价格获得看涨期权、下修期权等。
历史上,绝大部分转债都是通过强赎转股退出的,绝大部分的转债发行人,都是抱着要转股的目的,而不是还债。对于低价转债来说,一旦股票市场有机会,可能自然就有转股的动力,对应的看涨期权比较好定价。
但如果转股有压力,发行人可能会考虑下修。事实上,根据我们的观察,剩余期限2-4年的转债通常是表现最好的。正是因为最后两年发行人面临回售压力,更有动力在剩余期限内考虑如何转股。这一部分的下修期权价值是低价转债很重要的收益来源,虽然不太容易定量。
所以我们在投资低价转债的时候,相对淡化转股溢价率,因为溢价率很有可能会通过下修或者正股的爆发来消化,更看重到期收益率、其对应正股的弹性,以及转股意愿和能力。
一般周期、周期成长和高速成长行业的正股弹性比较大,可能会快速消化溢价率,帮助转债价格上涨。万得可转债低价指数是夏普比率最高的指数之一,正是因为其具有回撤较低,收益较好的特点。
从操作层面,低价转债如果能做到越跌越买,那么显然大概率回报会更丰厚。因为越跌,其到期收益率越高,越有价值。所以理论上转债操作不难,关键是克服在市场低位的恐惧和相对高位的贪婪。历史上,转债全面低估,往往是股票市场走弱、转债相关标的有信用风险导致转债价格持续下跌,机构负反馈导致进一步下跌。比如2018年二季度、2021年一季度、2024年三季度,都是这样负反馈形成的。以最近的2024年那次为例,当时很多转债价格都低于债底,投资者确实压力很大,但我们顶住压力逆向买入。
转债的全面高估往往出现在权益市场走强的环境中,受到市场情绪的推动,转股溢价率攀升到高位,到过30%,也就是在股票整体情绪比较高的位置,再涨30%,转债才能强赎,其实是比较难的。
“+”的方向:高红利价值股和低估稳定成长股
问:稳健收益风格产品的增厚部分通常来自权益资产,每个人“+”的股票类型都不同,在你的方法论中,是如何“+”的?
含权资产的选择,是产品获得阿尔法的关键。我的股票持仓主要是两大类:
1)有较高红利的价值股,长期可持续的股息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测指标,能够反映公司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利润的稳定性、经营现金质量、治理结构、估值是否便宜等。
2)低估的稳定成长股。这一类公司商业模式优异,属于高质量证券。可能因为市场风格、景气周期等因素处于一个低估的阶段,但拉长来看全回报率(TTR=股息率+增长)、PB-ROE等指标提供了比较好的安全边际。
我们知道投资中有一个不可能三角:质量、估值、景气度,需要从中做取舍。我会更看重质量和估值,淡化景气度。而且,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对于景气度的数据跟踪是很紧密的,大概率已经有效反映在估值中。加上我并不是行业研究员出身,也比较难超越市场认知去预判景气度的拐点。即使判断对景气度拐点,股价很有可能走在景气度拐点之前。所以,我更加看重质量因子和估值因子,在低估时买入并等待即可。
前面提过,考虑到组合低波动绝度收益的目标,股票核心仓位希望回撤较小,且力争贡献稳健的绝对回报。具体拆分为两个目标:1)回撤小;2)绝对回报稳健。
回撤小,主要通过较低的估值(PE有向下保护)和稳健的业绩增长(EPS能稳定增长)两者控制。
股票投资收益=业绩提升+估值提升+现金回报,现金回报来自股息率和回购等,当然这需要较好的现金流支撑。
我非常看重对这两类股票定价能力的培养,而且要敢于定价,这样才能“在市场恐惧时贪婪,在市场贪婪时恐惧”。比如红利价值股,可能每年的低速增长+股息率+估值提升带来的预期回报就是15%左右,由于市场风格的原因短期上涨较多,当未来的预期回报率大幅下降,我会选择卖出;而如果这类资产下跌较多,预期回报率上升,我会逆向买入。
组合管理的科学与艺术:波动率控制的实践路径
问:最近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全球资本市场都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如何在组合层面实现你的波动率目标?
胡奕:对于低波产品来说,我的目标是力争控制最大回撤2%以内,主要有几个方法。
1)仓位控制,组合的权益仓位在10%附近,以此来控制权益风险过高暴露。我们不做频繁的择时,因为频繁择时带来的收益并不稳定,但会在关键时刻、置信度很高的时候做大类资产的偏离。组合会做到多维度均衡,把红利、质量、成长、行业等多个因素考虑进去后,稳定性就会比较强。我们的股票以大市值的价值类资产为主,而转债主要是中小盘的成长类资产,形成了组合中的市值对冲。
2)底层资产选择,债券是高等级信用债为主,不暴露信用风险;股票核心仓位是红利价值和低估的稳定成长股,股息率和估值保证了下行风险可控;转债核心仓位是低价转债,债底附近下跌空间较小。
3)被动控制,组合回撤较大时,需要对产品的风险暴露、未来操作进行检视;如果极端情况下,组合回撤接近目标,会立刻降低仓位控制风险暴露。
问:不同的市场环境下,资产的波动率特征也会发生变化,如何使得组合能够在不同环境下都体现出较低的波动率特征?另一方面,组合层面如何在控制回撤的前提下,还能给投资者带来相对满意的收益率?
胡奕: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都能选到风险收益比较好的资产,控波动的前提下给投资者带来收益。我认为关键在于定价能力。
首先,在高置信度的时候,需要做有定价能力的择时。如果明确判断经济上行期,则降低债券久期,提高顺周期类资产比例;如果经济压力较大的时候拉长债券久期,同时降低权益仓位。
但很多时候,宏观环境是模糊的,各类资产在相似环境下的历史表现也存在概率分布,会影响投资决策的胜率。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各类资产的特征、影响因素、历史估值水平综合考虑,来判断其处于什么阶段。我会花更多时间,去理解资产处在历史上的什么位置。本质上是要对各类资产的估值、驱动因素、未来大概率走势有正确判断,就需要建立对资产的定价能力,这又回归到构建底层细分资产的阿尔法能力上。
其次,在底层资产被低估的时候,要敢于定价。我选择的底层资产,共同点是关注估值因子、质量因子和风险收益比,以此来做到底层资产的超额收益。不同点是底层驱动力的分散,把质量、红利、成长、行业等多个因素考虑进去后,稳定性就会比较强,由于淡化景气度,组合中就会同时有顺势、逆势的均衡。此外,转债主要是中小市值股票,这样和组合股票层面做到了大盘、中小盘的再平衡,增强组合的稳定性和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
问:能否谈谈投研环节中,团队的赋能和支持?
我们团队的负责人是吴江宏,他在投资上经验丰富、能力很强,尤其是对各类资产的本质理解和定价能力,我从他身上学习到很多。此外,我们团队还有五名基金经理,每人都有各自最擅长的领域,大类资产配置、债券、转债、股票都有人覆盖,会持续对团队输出观点。固定收益部有四名转债研究员和一名量化研究员,为转债投研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在汇添富基金内部,我们一直有很强的分享文化,站在公司大的研究平台上,也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对各类资产进行覆盖和跟踪。我们的固定收益团队和股票投资团队,都互相开放彼此的研究资源、内部会议、研究成果。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人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
【免责声明】【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